与世界电影比起来,我们的战争片非常单一,只能有一种战争片,就是被各种政策认可又被老百姓接受的战争片。抗日题材至少有个“政治正确”的前提,创作人员和制作单位都有政治投机性,在这种政治保险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利益,娱乐大众,就会出现“神剧”怪胎。

胡克采访嘉宾:胡克,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有《当代欧美名片评析》,《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美学:1999》、《新中国电影50年》。

采访者:共识网曹乐溪

中国的战争片教化意味明显,没有更深刻地反思战争本身

共识网:中国的战争片催生于上世纪30年代“九一八”、“一二八”等抗日救亡运动,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发展阶段?

胡克:中国战争片的诞生确实是跟抗日战争有关。在20年代有一些神怪片武侠片涉及民间武装帮派之间斗法,当时有评论家认为此类影片是影射当时的军阀战争,但是并没有提出直接的证据,这不能算做战争片。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东北被占,华北告急,这个时候国内产生了要求抗日的强烈呼声,但是国民政府对此是压制的,试图通过与日本谈判或者借助外国的力量周旋,找到一个不用打仗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一时期,电影人士试图创作表现反映抗战情绪的影片,但是受限于国民政府的态度,所以就出现了一种电影,史称国防电影,特点是影射中国面临亡国之危,呼唤奋起抗日,但是又不能直接涉及抗日,这就是中国早期的战争电影。

这类电影主要用的是象征手法,比如《狼山喋血记》和《壮志凌云》,以狼和来犯村庄的武装匪帮影射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躲过电影审查,没有直接触犯国民政府的规定直接表现抗日,普通观众都能懂得这层隐喻。另外,大量影片中都暗含着影射中国陷入危亡的台词,有时政府要求删减,但是这种隐喻的台词往往无法删除干净。这类战争片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密切相关,所以观众愿意看。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后,上海失陷继而南京失陷,政府撤到武汉,这段时间整个电影工业生态被破坏了。在武汉成立了官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后来又成立了中央电影摄影场、西北影业公司,拍了一批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抗战电影,如《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孤城喋血》等。战争期间拍摄电影的条件已经缺失了,电影人也失散了很多,大量电影器材没有运到大后方。最主要一个问题是没有胶片也缺少资金,只能拍摄少量纪录片和抗日宣传片,就很少拍故事片了。

这一时期的战争片有了直接反映抗日的内容,像《八百壮士》是写上海即将沦陷,八百国军官兵死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被包围孤立,实际上守军不足八百个人,史称八百壮士,事发在上海,市民们把那座楼当成整个民族的象征,如果能够坚守就表示中国还在坚持抗战,上海的民众用各种方式声援他们,表达同仇敌忾,英勇不屈,这个故事具有很重要的象征意义。

一江春水向东流抗战胜利后,从国民政府的角度来说有两种影片比较时兴:一种是全景反映抗战,但是也以个人命运来表现的战争片,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描写整个抗战的故事,从上海撤出来到重庆,最后返回上海和南京的过程,战争的场面并不多,但是通过几个人的命运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在抗战中的不同表现,这样的作品在中国电影史占有重要位置。

再有就是谍战片,《天字第一号》最有代表性,它写一个国民党谍报人员以交际花的身份周旋在日本人和汉奸之间,成为日伪特务头子的妻子,从中获取情报,掩护国民党地下工作者,最后壮烈牺牲。这部电影在当时是很轰动的,因为它把惊险片的悬疑特质融入谍战片中,尝试政治和艺术的结合,也能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矛盾,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谍战剧中的元素在这里已经有了。但是解放后因为意识形态问题,认为此片歌颂国民党特务,就没有再播出。这时期电影虽然获得很大发展,但是并没有产生严格意义的战争片。

解放后的十七年(1949-1966年)时期,据统计大概有20%的国产电影是战争片,其中有一部分是抗日电影,也有一部分是反映国共之间斗争的电影。这里只说抗日电影。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只能强调共产党方面的功绩,因此出现的主要优秀作品都是反映敌后游击战的,像《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等等。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一类是英雄,比如《狼牙山五壮士》、《赵一曼》,表现游击队长和游击队员的机智勇敢,或者军民水乳交融、共同抗日;再有一类是儿童,如《小兵张嘎》、《鸡毛信》。
十七年时期的战争片是电影工作者们满怀热情通过自己擅长的艺术手段表现熟悉的战争生活,也出现一些佳作。不足之处是忽略了全面抗战的整体形势,缺乏对正面战场大部队作战的表现,很多民族英雄如张自忠、佟麟阁、李宗仁这些人的抗敌事迹都被忽略了,直到文革结束后才开始重新审视抗战,创作了以正面战场为主题的战争片,比如《七七事变》、《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关》等,不仅写到了中日军队的直接对抗,而且树立了光辉的抗日将领代表的民族英雄形象,而不再只是游击队长那种英雄,这对于全面理解抗日战争和提高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都是大有益处的。

与此同时,在八十年代思想解放时期,第五代导演开始尝试重新认识战争,如《一个和八个》,它讲的是在抗战的具体环境中国民党和共产党中不同背景不同出身的人如何凝聚到一起,写出了他们每个人的心理和个性,也写出了抗日队伍的复杂性。另外就是吴子牛的《晚钟》,是写日本已经战败,一部分日本人还在坚守要塞,负隅顽抗,八路军如何通过人性的手段去感化、说服他们放弃战争,隐晦指出日本兵也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

这些电影都为表现战争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但是这些视角并没有更深刻地反思战争本身,而只是写出了战争的多样性,战争对于人的精神影响。中国人在二战后的一些观念也在电影中有所体现,比如对于放下武器的日本侵略者以德报怨,宽恕原谅误入歧途的人,团结一切可团结的人,如谢晋导演的《清凉寺钟声》等,都是采取这样一种思路,把军国主义和人民区分开来,改造和感化军国主义分子,使他们翻然悔悟。现在我们领悟到,这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实际效果微乎其微,因为军国主义是不可能被感化的。

南京!南京进入新世纪,在2010年左右,出现了一些新的处理抗日战争题材的影片,尤以三部影片最具争议,一个是《南京!南京》,一个是《金陵十三钗》,一个是《色戒》。它们都试图从一些新的视角来认识中日战争。

《南京!南京》试图去理解敌对一方,理解日本青年人在战争中的矛盾心态,甚至是人性的苏醒。这种努力从电影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是往前进了一步,试图改变以往对于日本侵略者形象的简单化漫画化的塑造方式,可是从社会接受的角度看是失败的,一般中国民众不愿意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还很猖狂、还没有认错道歉的情况下去理解对方,而日本人也没有因此而幡然悔悟,改邪归正。

《金陵十三钗》的出现应该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观照,影片创作初衷也是寄希望于能够推到国际市场,从创作者的创作动机来说是试图拉拢美国来反对日本,电影中拯救“十三钗”的主人公是个美国人,塑造了一个玩世不恭的美国普通人如何在战争中忽然醒悟,然后拯救弱势的女学生,这是一个充满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形象,基本按照美国电影塑造平民英雄的思路创作,编剧也是位华裔美国作家。结果是,即使张艺谋这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导演担纲,美国观众也照样不买账。因为放到当今国际背景中,中国在和平崛起,美国感到威胁到自身的霸主地位,试图拉着日本制衡中国,受这种思想影响,美国观众不会心甘情愿地站在中国一边去反对日本。张艺谋试图把抗日战争放到世界格局里来展现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但是他没有看清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变化,这个电影也就严重受挫。

《色戒》是李安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原小说以一个真实故事为原型,但是却做出重新阐释,不是突出铲除汉奸的青年的英勇无畏,而是试图对汉奸有没有人性,以及爱国者的使命与个人欲望的如何纠结展开讨论。李安把这个主题也搬到了银幕上展现,他没有完全美化汉奸,但也不会象过去一些国产影片那样一味丑化汉奸,而是把他放在一个模糊的境地里。李安的想法可以理解,他试图通过一个原本没有太多政治意味的小说,来展现人性的复杂,可是由于故事人物有原型背景,又加上电影渲染性的一面压倒了抗日的那一面,结果观众转而去讨论性以及在敌我矛盾中如何处理人的情感和性欲的关系,对于侵略战争的痛斥和批判被淡化了。在这种情况下,造成这部影片很尴尬,公映时因性行为画面被大量删减而变得混乱不堪。

整体来看中国战争片尤其抗战电影,在抗日战争期间缓慢发展起来,十七年时期可能更多的是在冷战背景下为政治服务,但也反映了当时抗战中的部分真实,比如敌后游击队的英勇作战,人民和军队水乳交融,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对民族气节的赞颂,对英雄的敬仰;文革以后的影片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其中有一部分是有统战意味的,比如《血战台儿庄》,这类影片是要团结国民党,准备和平解放台湾或者至少避免对立,缓和两岸敌对关系,创造和平谈判的气氛等等,但是也开始尊重抗日战争的一些被遮蔽的历史。后来有关抗日战争的电影创作就更加丰富了,对于抗日战争的处理思路更多,表现手法也更多样,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能够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精神,艺术上也更精致而独到的战争片出现,每部电影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还在期盼更好的影片问世。

政治正确+经济投机=抗日“神剧”怪胎

共识网: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都没有产生更好的战争片,是制作水平不够,好的剧本缺乏,亦或是电影审查所限?

胡克:最主要的可能还是审查限制。与世界电影比起来,我们的战争片非常单一,只能有一种战争片,就是被各种政策认可又被老百姓接受的战争片。干预来自很多方面,例如表现抗美援朝战争,李前宽和肖桂云夫妇曾经拍过一个反映抗美援朝全景的电视剧,据说拍得很好,但是涉及到中美关系,外交系统就会干预,依照他们意见,跟美国关系相对和缓的时候不能演,害怕刺激对方,让美方没面子,与中国翻脸。而关系紧张的时候也不能上,认为本来中美矛盾就难平衡,再一演这类影视剧,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所以这部电视剧一直搁浅。这种看人脸色自律自查的还有不少。比如中印边境战争,是打得是非常漂亮的一场战争,正好发生在苏美“古巴事件”时期,中国抓住了苏联和美国正在对立没有闲心去管中国的那么几天,就通过自卫反击战把边界争端暂时解决了,如果编成战争片有可能是声有色的,可是因为中印关系也不能拍。

创作需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国民党的赴缅远征军已经有了,但是格局太小,相关战争有成功战例,也有惨烈失败的教训,而且还牵扯到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多国背景,其中蒋介石与史迪威的关系就很有深挖的余地,可是相关电影没人拍。飞虎队也是好题材,也没拍,据说与对陈纳德的历史评价有关。看来有关部门和创作人员都需要胸襟开阔一些。

共识网:是否可以从别的角度来突破这种题材限制呢?

胡克:像《星球大战》这样的科幻片其实也相当于战争片,它是影射苏联和美国争霸的冷战产物。但是中国一来没能力拍好,而且也不屑于拍科幻类战争片,认为战争应该是写实的。

失败的战例也可以拍战争片,如美国人可以去拍《珍珠港》,而国产战争片依照惯例,没有拍失败战役的,这样题材范围一再缩减,数得过来的共产党的所有战争胜利,甚至国民党的一些主要战役都拍了,要想找一个战争场面火爆激烈,又能突出民族英雄,能够充分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新鲜故事几乎没了,战争片到了题材枯竭的地步。

共识网:这是导致目前抗日“神剧”、“雷剧”扎堆的一个主要原因?

胡克:对啊,抗日题材至少有一个“政治正确”的前提,创作人员和制作单位都有政治投机性,在这种“政治保险”的基础上追求经济利益,想方设法娱乐大众,就会出现“神剧”怪胎。故事编排离奇,细节再现离谱,充满了脱离现实的超级英雄化的主角与过分丑化漫画化的反派人物,造型时尚化,明星范儿大行其道。违背历史真实,过分娱乐化,必然引起公众不满。其实抗日电视剧还是有一些比较好的,比如《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虽然有点拖沓,但是还是基本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兼顾的。

目前抗日剧毁誉参半,“神剧”数量占的比例比较大,也是制作方不得不采取的一种叙事策略,因为一来一味地正面歌颂可能陷入老生常谈,枯燥乏味。二来题材接近枯竭,包括像《潜伏》这样的谍战戏也快到尽头了,大部分剧情千篇一律。可是又要去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就只能低俗化了,真是病急乱投医。目前这条路被卡死以后,能不能再开辟出新的抗日战争题材,有待政策放宽。然而主管部门又怕再出现像《色戒》、《南京!南京》那样政治倾向偏离的影片,可以说无论是民间、政府还是影视创作队伍,都没有找到积极有效地发展战争片的方向和思路。
美国战争片:以非英雄化的方式突出英雄

共识网:国外优秀的二战电影有哪些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胡克:对于外国战争片其实中国已经在学了,学得最多的是苏联的全景式战争片模式,比如《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解放》等等,中国最接近这种模式的就是《大决战》、《大转折》、《开国大典》之类主旋律影片。当然即使是对苏联,也是选择性地借鉴,苏联还有一部分影片是反思战争的,写战争怎么残酷,战争环境下老百姓怎么痛苦,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心灵创伤如何深刻,如《第四十一》、《伊万的童年》等等,都是在上世纪50-60年代苏联解冻时期创作的。但是中国一直没有过这一关,缺少对战争的反省,缺少深刻挖掘普通人在战争中真实的思想、感情的作品,缺少人道主义照耀下的人性表达。

共识网:为什么反思性的战争片特别少?

胡克:主要是担心不符合宣传政策。一般认为战争电影应该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武器,战争电影应该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抗战,以歌颂为主,如果写民间疾苦、个人命运,就显得凄凄惨惨,思想情绪存在问题。中国战争片突出群体。

Patton美国战争片常常把群体要求与人物个性结合起来,既能全面展现战争,也会注重一些个人的人物塑造,比如《巴顿将军》,反映了他的骁勇善战、关心士兵,也刻画了他的凶狠粗暴,不讲情面。战争时需要这种个性,但是到了冷战时期,美国跟苏联对峙,不再需要这种只会打仗而不善于政治周旋的人,因此巴顿变成了一个失落的将军,没有战争的他就是废物,英雄的一面和悲剧的一面统一在这个人物身上。电影影射了美国政治的功利主义,没有永恒的英雄,完全根据形势所需,这样的人物在咱们中国战争片里比较少,中国要么是英雄,要么就是彻底的叛徒,而不容许挖掘他的多个侧面。

中国战争片叙事不讲究,重结果而轻过程,而美国有时会很详细描绘渲染一场具体的战争,《最长的一天》讲1944年6月6日盟军诺曼底登陆,从准备到实施,再到结束,事无巨细,有条不紊地交代,我们的战争片抓大放小,开几炮就胜利了,缺乏战争片的质感,写战争应该如实、准确、细致地去刻画具体的战斗过程。这也反映在《拯救大兵瑞恩》,攻上滩头整整打了三十分钟,只有那样才能把观众真正带到战争环境里去,反观中国的战争片,打完炮就该冲锋了,要不然就受阻了,英雄挺身而出,大功告成。进程快如飞,缺乏艺术表现力。其实观众还是想看战争的过程,想要体验战争中面临死亡时的迟疑、恐惧等心理,而不只是勇敢的那一面。

再有,中国战争片从战争中挖掘哲理的能力很差。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中,兄弟几人上战场,国家要至少保住一个人能回家,于是派出一大队人寻找营救这个该回家的士兵,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好多人。这部电影弘扬的是一种典型的美国精神,就是国家的需要与人权并重,鼓励你去为祖国而战,但是国家还是要保护每一个家庭,突出一种人性。其实细想,这在电影中是一个悖论:为了一个家庭的孩子而牺牲更多家庭的孩子,也不合理。但是影片挖掘的思想观念还是比较感人的。

后来冯小刚的《集结号》试图按照《拯救大兵瑞恩》的方式去挖掘人性,上级应该告诉下属部队完成任务后撤退,但是没有,害得大量战士牺牲。冯小刚尽量找到战争中违反人性那一面,可以继续挖掘,做得更好。

美国电影善于以不完美强化完美形象,以非英雄化的方式突出英雄,如《辛德勒名单》,辛德勒不是有意要去救人,而是出于自己工厂谋利需要保护了一些犹太人,最后出于人道主义又多保护了一些人。最后,辛德勒自我谴责,不认为自己是英雄而是罪人,用这个有缺陷的人把完美高尚的精神境界突出了,极大地弘扬了人道主义精神,这是值得借鉴的。

另外,美国从越战中吸取了大量的教训,拍了一大批越战影片。一部分是按照美国政府的口径吹捧美军的,一部分是反思越南战争,比如奥利弗斯通的《野战排》,由于越南战争是一种人民战争,是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非常规战争,所以美国兵身陷其中,不知道敌人在哪里,子弹从哪儿飞来,官兵不知为何而战,互相猜忌,十分恐惧,而且心怀罪恶感。《猎鹿人》、《生于七月四日》、《归来》等表现曾经纯洁的青年到了越南变成了疯狂的刽子手,重返美国社会后从新审视社会,极不适应,找不到人生意义。这些电影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反省美帝国主义侵略、奴役越南的本质,但它确实刻画了美国青年在侵略战争中的那种惶恐、焦虑和失落,写了他们的觉醒,意识到出兵越南不像美国政府宣扬的那么高尚。这样的影片就使得美国战争片显得非常丰富而独特,因为它对战争有反省。

中国电影缺少对战争严肃的反省。我们只把战争分成正义的和非正义的,这当然没错,可是世界上确实还有一些电影以纯粹的反战为主题,没有严格区分正义和非正义战争,认为只要是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战争就是难以忍受的,中国目前这种和平主义的思潮也出现了。过于单一的战争观使得战争片显得特别单调,无非是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残酷争斗,对于大量民众最普遍的期盼和平的愿望视而不见,这样的战争片难免偏离离民众的要求。每个人作为生命的个体珍惜生命,对战争的恐惧是必然的,对战争的厌恶也自有缘由,可以理解。战争电影只有放在具体环境里讨论战争,尝试说服观众面临侵略,面临残忍暴力时怎么做才是合适的,试图去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拓展思想性,让观众心服口服。

 

日本善于把侵略战争营造成事关民族存亡的战争

胡克:中国的战争片有不少属于宣传教育片,教育你应该如何做,不能如何做,生硬的耳提面命往往适得其反。从宣传效果看,在很多方面不如日本电影,日本是非常令人恐惧的民族,由于军国主义长年不断地针对日本人的民族性进行教育,渗透到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中,一些军国主义思想得以顽固信守。电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45年战败后的日本影片很少深刻反省战争,反而不断把自己打扮成受欺负的角色,强调日本在战争中是受害一方。在一些电影中,日本人把侵略战争营造成一场事关民族生存的战争:民族到了危亡时刻,国太小,人太多,资源有限;其次,他们有心帮助亚洲人摆脱欧美人的欺负,结果所有国家都跟他作对。在战争后期被人欺负到顶点,唯独爆炸的两颗原子弹都落在日本人头上了,总之,日本坚持不懈地要把发动战争的害人者改写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永远的零日本的战争电影一以贯之地在塑造着日本的所谓民族性格,《山本五十六》、《海军》,包括最近的《大和号的男人们》、《永远的零》等影片都塑造了日本人在战争中的顽强,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尤其近几年的二战题材影片,都努力与现实建立联系,影片总是从一个年轻人去寻找父辈事迹切入,了解当时父辈当时的所作所为,体会和理解父辈的精神和情感,很容易把现代观众带入当时的战争环境,进而接受军国主义宣传。

日本拍这类影片很有野心,设计非常精巧,就是要给日本乃至世界观众洗脑,比较可怕的是,它确实越来越被世界相当多的人接受。前两年伊斯特伍德套拍了两部表现太平洋战争的影片,一部是《硫黄岛家书》,写日本方面,一部是《父辈的旗帜》,写美国军队。前者是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当硫磺岛快被攻陷时,每个日本军人都写了一封家书,那些家书战后被找到了,通过这些人的记录反映当时日本人如何参战,怎么勇敢顽强斗争到底,宣扬了日本的民族精神。当然现在推出这样的影片,美国人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拉着日本跟它走,另外美国人认为这是给自己减轻罪恶感的一种方式,正是由于日本人这么顽强,美国害怕牺牲更多自己人才扔了原子弹。但是这么做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在美国普通观众眼里,日本人是顽强的,尤其耻辱心特别强,宁死也要维护日本利益,维护天皇体制。

共识网:日本人的形象反而被美国人美化了。

胡克:对。这两部影片虽然是套拍,一个是以美国为主,一个是以日本为主,可是美国放弃了反法西斯的主题,日本反而倒是突出了它坚持法西斯那一面。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已经对于二战最基本的是非完全漠视了,反法西斯主题越来越模糊了。

中国还没有真正拍出一部能突出中国民族性而又被世界接受的影片。确实有一些好影片,可是缺乏影响力,作为一种软实力尚难以说服和感动各国观众,我们的战争片发展任重道远。

 

德国电影把战争归咎给希特勒和军国主义

共识网:德国也拍了不少二战题材的电影,人们总是拿德国和日本比较,批评日本不反思二战,德国人比较善于反省,是否能从电影中看到两国对战争反思的差异性?

Das Boot胡克:德国全面反省二战的电影也不多。东西德合并后有许多问题社会不愿意触碰,也会影响反省的广度,但是德国人用自己的方式通过一些影片表现二战对人性的摧残,普通人在战争中被愚弄、当炮灰的命运,具有一种沉思反省的意味,如《从海底出击》。

德国人认为发动战争的头领希特勒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耻辱,因此把所有的战争归咎给希特勒的纳粹政策和军国主义。德国直接反映战争的电影并不多,但是有好几部是反映希特勒怎么崛起,人们怎么刺杀希特勒,最后又是怎么失败,诸如此类。

日本最终被美国占领了,美国对于战犯的处理与德国有所不同,把裕仁天皇保护下来,裕仁天皇是真正类似于希特勒这样的整个战争的发动者、领导者,由于冷战开始,美国要利用日本跟中国、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对抗,保留天皇体制,有利于控制日本。除了裕仁天皇以外,日本整个民族都弥漫一种危机感和扩张性,即使将裕仁伏法,改造日本的民族性、清除军国主义也困难重重。

中国电影对于汉奸的诠释值得商榷

共识网:说回到国内的战争片上,过去中国的战争片常为人所诟病的一点是正面英雄高大全,身中数枪永不死。在近年的战争片中,出现了不少叛逆不羁的反传统的反英雄角色,《解放军报》痛批了这种现象,觉得消解英雄光环是一种精神毒药,导致观众丧失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胡克:多种声音并存很正常,《解放军报》从它的角度出发维护正统英雄,可以理解。可是也不能强迫人们必须接受。现在是改革开放多年的多元化社会,我们面对的世界很丰富,看到别的国家电影里各种各样的人物都有,观众不可能非要坚持佩服某一种英雄形象。对电影形象塑造不必求全责备,只要分清大节就行,小处就不必管那么宽了,比如英雄人物散漫一点,匪气一些,只要对国家民族利益是无害的,或者在关键时刻选择站在国家民族利益那一面就行。

有一个问题中国始终没有解决,就是对于汉奸的诠释,有人考证说抗日战争为什么难打,是因为中国的汉奸出奇得多,日本兵没来多少,大量的人闻风而降。因此无论文艺作品还是政治学研究,都应该好好研究中国社会背景下的汉奸,创立一门“汉奸学”,弄清楚为什么中国社会会出现大量汉奸。

当然也应该甄别复杂社会中不同的人,他们可能有很多不上档次的毛病,但是只要他们能够明是非,不违背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就应该让他们的形象得到展示,文艺作品多样化需要宽容,如果要求太苛刻,一般人难以做到,就会对这种形象敬而远之。

共识网:主要还是中国人这种阶级对立般的二元思维方式特别根深蒂固。

胡克:你说得对,这是阶级斗争的后遗症,不能允许有中间力量存在,对于政治选择其实大量的人在中间摇摆,只有到关键时刻才做出选择。文艺作品的形象塑造应该更丰富多元一些,更宽容一些。处理汉奸这样的角色,不要漫画化,而是剖析一下他的本质,找到他当汉奸的思想根源、家庭背景、社会原因,找到他思想发展的脉络,有针对性地处理,会比谩骂挖苦效果好。

共识网:但如果电影把汉奸投敌描述成是有苦衷的迫不得已,观众或者审查机构不一定能够接受。

胡克:对,我估计以汉奸为主角的作品,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之内不会出现,因为中国的民族性就是如此,对别人很严苛,对自己往往就很宽松。遇上机会真要整起别人,个个义愤填膺,轮到自己遇到相同境况,就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现在有待于文艺创作者挖掘和创造汉奸这种复杂形象,社会接受这种形象也需要时间,总之创作需要多样化,也需要严肃对待,单纯娱乐化不行。

战争片中的女性,都是按照男性要求塑造出来

共识网:相对于战争片中的男性角色,很多女性角色的塑造更加刻板化,是因为导演普遍都是男性的缘故吗?

胡克:现状是女性作者也写不出很丰满的女性形象,中国目前还是一个男权社会,独立女性形象比较难产。美国电影女性角色出彩的也比较少,只是经过少数族裔、女性、青年人在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掀起的民权运动以后,女性主义部分观点被美国社会接受,女性地位相对有所提高,女性主义文化发展进程加快。

中国虽然是男权社会,但是在通俗文化中女性形象并不少见,比如穆桂英、花木兰等,在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中,国家一到危难时总会有女性形象挺身而出,都是按照男性要求塑造出来,实质是变相刺激男性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反映女性自己真实想法、愿望和要求方面做得不够,说不上是女性主义。

中国的武侠文化里女侠也比较多,是一个很怪异的现象,尽管是男权社会,需要暴力抗争时女性形象反而大量涌现。战争片影片像《中华女儿》、《赵一曼》、《红色娘子军》,都很精彩,只是丰富性、深刻性略差一点,尚未触及女性的灵魂,只是象征性、符号化了的形象。

共识网:虽然有不少女性为主角的战争片出现,但她们基本上无法脱离传统思维的条条框框。

胡克:美国战争片中冲锋陷阵的女性也不多,但是很多类影片里有女性作为超级英雄出现。中国战争片中的女性形象需要继续挖掘,潜心创造,不能操之过急。

台湾借拍抗战片表达对美国的不满

共识网:自从《血战台儿庄》之后,大陆以正面战场为主题的抗战片相对来讲不是很多。台湾那边的情况是怎样的?

胡克:台湾拍抗战片最多的是七十年代,有几部拍得比较好,《八百壮士》、《英烈千秋》、《笕桥英烈传》等。有研究者认为,七十年代正好是中美恢复交往,台湾觉得被美国抛弃了,但又不好直接发表怨言,就拍了抗战电影表明心绩,首先这是表现台湾是有实力的,如果真打起仗来台湾是顶用的;其次,暗示说,抗战时美国与国民党政府是盟友,美国不应该随便背叛盟友。

如果把这个背景忽略,单就电影质量而言,这几部抗战片拍得真是不错,第一,塑造的都是英雄,感人至深。思想比较正统,弘扬永不屈服的英雄主义精神,坚持民族主义。后来台湾一直没怎么拍,直到最近的《赛德克·巴莱》,场面宏大,结构比较复杂,但是略显罗嗦,人物形象也没有真正站起来。台湾方面也承认拍战争片财力有限,如果投了那么多钱完成后不能在大陆上映,效益不高。所以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大陆抗战片无论是否能够接受,至少投资不缺钱,气势宏大,还可以看。台湾的抗战纪录片拍得好。

一寸山河一寸血
共识网:《一寸山河一寸血》很出名。

胡克:对,纪录片能够拍好,是因为他们很多人真正经历过战争,感受深刻,能把握住当时人的心理状态。另外他们的纪录片观念也比较新,能准确把握要点,根据抗日战场不同阶段不同的战争,抓住本质,解说词文笔也很漂亮,能打动人心。关键是台湾纪录片拍得早,在很多方面起到了填补历史空白的功效。

共识网:关于翻拍红色经典,有段时间几乎一度泛滥,但吃力不讨好的居多。去年徐克拍《智取威虎山》还算比较轰动,您怎么看?

胡克:我觉得翻拍红色经典不应该成为发展方向。偶尔为之是可以的。《智取威虎山》放在徐克影片序列里,不是很好的,只是能满足内地需要罢了。

要从电影的美学角度来看,这部影片不符合叙事规律,漏洞很多。例如两个结尾的安排就不可取,实验电影安排两三个结尾是可以的,商业电影又是正剧就应该一个结尾。估计这是妥协的产物,徐克可能想用飞机上打斗的结尾,因为他偏爱技术创新,喜欢搞一些荒诞的有视觉冲击力的段落。可是中国内地的意见是,《智取威虎山》是经典,结局已经定了,徐克不得不搬演了一遍那个已经家喻户晓的结局,可是他不想放弃自己的创意,于是把自己设计的飞机上打斗的段落也搬上来了。

这部电影的长处在于,徐克把大量现代科技制造的特效和战争题材结合起来,把行进的飞机用到叙事中的高潮中,把新的特技尝试用在了革命历史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中,比别人先走一步,是可取的。

共识网:如果不能演绎历史真实发生的事情,拍现代军事战争是否会更容易讨好?就像今年吴京的《战狼》,票房还挺高的。

胡克:对,现在老百姓更关心反恐,觉得恐怖主义是现实存在的威胁,这种危机感促使他们必然对反恐题材的电影更加关注。当代反恐题材影片可以允许虚构,受到制约可能会少一些,外国很多影片也都是反恐题材为主,可以借鉴。

中国电影也到塑造个人英雄的阶段。反恐电影中的主角,有他自己的家庭背景、思想感情和心理问题,与普通观众有相近之处,观众很容易被带入到影片情境中,与主角认同。这样的形象也比较符合社会从集体主义向个人英雄主义过渡,并将二者平衡的发展趋势,塑造的英雄可能是为了集体利益,但是就像很多好莱坞电影一样,他要独自承担危机,独自对抗敌人,设置的冲突要敌强我弱,敌暗我明,呈现危机四伏的电影氛围,增加电影悬念。

将来类似《战狼》这种反恐题材影片还会更多一些,但是我觉得现在还是在走老路,就是人物过于英雄化了,使用的装备也过于好了,一看就知道,敌人肯定打不过我方,而且动不动就出动那么多人,不符合此类电影敌强我弱的叙事规律。现在的创作思路还是强调专政的力量,试图告诉观众,敌人与我方相比如同蚍蜉撼树,还是宣传教育片的思路。

共识网:古代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在少数,为什么拍摄古代战争的影片却难得一见?

胡克:中国还是应该发展现代电影,因为古代离观众太遥远了,而且中国有武侠片,几个侠客也能制造出惊险刺激来,不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调动千军万马。拍摄古代战争片往往都是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最近吴宇森的《太平轮》也有这样的问题。实际上电影应该重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设置,以及战争灾难环境的渲染,这些远比人海战术好,中国以前学苏联大量的采用人海战术,现在拍不起那样的影片了。将来真枪真炮的大规模古装战争片会越来越少,因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观众不多,投入产出效益太低。

共识网:《太平轮》的下半部即将上映,曾经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版的泰坦尼克,然而上半部公映后遭遇票房滑铁卢,对此您怎么评价?

胡克:《太平轮》里的人物太多太杂,而且几个故事没穿插起来。吴宇森可能对自己太自信了,想突破一下,不想老拍警匪片,况且他现在再拍黑帮片、枪战片也拍不出以前的感觉了。《太平轮》的尝试不成功,下集估计比上集好一点。吴宇森作为一个香港人,以“第三方”的身份处理不好国共关系,上集最大的败笔就是主角之一的黄晓明,选择的原型是张灵甫,作为国民党军官英勇善战,忠党爱国,可是整个战役看起来又都是共产党一直在打胜仗,这就导致黄晓明的英雄行为无处安放。

共识网:观众也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站位。

胡克:对,这是一种左右为难的状态,如果站在国民党的视角,共产党能答应他在国内拍吗?可是若站在共产党那边,那黄晓明算什么呢?吴宇森在意识形态上这么对立的时候想骑墙是很难的。

电影叫做《太平轮》,而上集基本上都没有看到船。照道理应该开头就是已经上船了,在突然迸发的灾难危险中对这些人的故事展开倒叙,这样可能会吸引观众看下去。

我觉得这部电影处理感情纠葛还不如处理成历史悲剧,显得厚重一些。太平轮是一个整体象征,象征着国民党那么一个大党,从曾经的辉煌沦落到靠困守孤岛的境地。艺术家已经感受到了国民党的没落、悲凉的危急感,太平轮的沉没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吴宇森没有设计好整体构思,给人留下英雄迟暮之感。

来源:共识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