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5

苏俄作家巴别尔系列故事:致命桃花与家庭解体
巴别尔同居数载的舞蹈演员科舍林娜
苏俄作家巴别尔系列故事:致命桃花与家庭解体2
巴别尔至死不忘的美女叶甫盖尼娅

巴别尔蜚声文坛之后,于一九二六年移居莫斯科,也开始享受苏联知名作家的待遇,相关机构在市中心分给他一套很漂亮的住房,供他和他的妻子格隆范居住。那段时间,格隆范沉迷于美术创作,巴别尔却有了婚外情,他迷上了年轻貌美的舞蹈演员科舍林娜(ТамараКаширина),甚至搬去与她同居。格隆范怒火中烧,后来巴别尔向她赔礼道歉,想言归于好,格隆范始终不原谅他,不仅如此,还离他而去,远走巴黎。

巴别尔闹婚变,心情郁闷,写作成了他的宣泄的方式。那时,他写了整整一个系列的短篇小说,巴别尔给它们起名叫《敖德萨的故事》(Одесскиерассказы)。著名苏联电影导演爱森斯坦(СергейЭйзенштейн)读了其中一篇《本克里克的故事》,爱不释手,想拍成电影,他叫巴别尔将其改编成电影剧本,就在剧本杀青之际,爱森斯坦的最著名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Броненосец?Потёмкин“)奉命开拍,巴别尔电影导演易主,最后,这部影片,拍是拍出来了,可是却遭到斯大林的红人,时任苏共乌克兰第一书记的卡冈诺维奇(ЛазарКаганович)的低调处理,他理由是,故事的作者和影片的主人公均为犹太人,所以,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放映这部电影,会激化苏联反犹情绪漫延,引发社会动荡。其实,卡冈诺维奇本人就是犹太人,那时由于斯大林给他撑腰,他有恃无恐,四处插手国家事务,苏联上上下下对他倒是真反感。巴别尔这部电影有个不详的结局,即犹太主人公最终被契卡人员,即苏俄秘密警察枪毙。这似乎也暗示了巴别尔的结局。诡异的是,1941年,巴别尔在莫斯科被秘密警察枪毙,这部电影,也随即消失,再没有上映过。

《骑兵军》发表后翌年,即一九二七年,巴别尔接受契卡的任务,秘密前往欧洲与西方知识分子建立联系。他对外宣称是去欧洲探亲访友,因为那时他的前妻叶甫盖尼娅住在巴黎,母亲和姐姐住在比利时,所以没有人怀疑他欧洲之行的目的。但是,巴别尔万万没有料到,他这次欧洲之行,在柏林遇见了一位女人,而她竟然改变了巴别尔的命运。这位女人的名字叫叶甫盖尼娅?格拉东(ЕвгенияГрадун),长得颇有姿色,善于交际,是苏俄外贸官员的格拉东的太太。巴别尔被她吸引,与之并肩漫游柏林,两人情投意合,没几天,叶甫盖尼娅就在柏林的一家酒店委身于巴别尔。

叶甫盖尼娅,出身于白俄罗斯戈梅尔地区的一个穷苦家庭,她家境窘迫,子女众多,全家仅靠父亲的一点手艺过活,日子过得可谓艰难困苦。叶甫盖尼娅自幼崇尚奢华,爱慕虚荣,特别喜爱巴黎的名牌时装。她一直幻想嫁个富翁,过穷奢极欲的生活,但第一个丈夫也仅仅是个钳工,根本无法满足他她的奢求,导致她对婚姻不满意,依旧招蜂惹蝶,身边总有不少追求者。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爆发,她与钳工丈夫离异,嫁给了红军军官格拉东(АлександрГрадун)。婚后,她随丈夫进了首都莫斯科,住上了红军没收的达官贵人的豪宅,穿起了法国进口的名牌时装,还经常出入苏俄上层交际圈子,终日与名流为伍,宴会舞场,灯红酒绿,这一切极大地满足了她的虚荣心。她就是在那些场合,认识了马雅可夫斯基和他的情人布里克等文化名人。

再说,巴别尔与叶甫盖尼娅在柏林邂逅,缠绵数日,巴别尔公务在身,不敢久留,便匆匆前往巴黎。他在巴黎与前妻格隆范达成谅解,与她生活在一起,还将母亲和姐姐,从比利时接到巴黎,大家和谐地生活在一起,不久格隆范怀孕,一年后生下了女儿娜塔莎。巴别尔在法国一直住到一九二八年十月,有天他突然打点行装,准备回莫斯科,原来,自从有了女儿,巴别尔家的开销吃紧,尽管一些移民法国的苏俄作家欣赏巴别尔的作品,将他誉为但巴别尔靠卖文在巴黎的收入却极其微薄。巴别尔觉得回国谋生是一条可靠的路。巴别尔回国之后,也觉得频繁地奔波在莫斯科和巴黎之间,毫无意义,格隆范带着娜塔莎住在巴黎不愿回国,巴别尔却觉得自己长期生活在法国,名利皆无。最后,他选择放弃家庭,一九二九年,他与格隆范办理了离婚手续。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