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

(2003年10月2日)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1),以表彰“他以不计其数的表像描绘局外人的令人惊异的卷入”。

库切的小说以行文工巧﹑对话含蓄﹑分析聪颖为特征。而同时他又是细心的怀疑者,无情批判西方文明的残忍理性和粉饰道德。其知识分子的诚实穿透所有安慰人的根据,并远离忏悔坦白的俗套。即使当自己的信念形成观点时,例如他为动物权的辩护,也重在阐明前提,胜于为之争论。

库切的兴趣主要针对这样的情形,对错之分野固然十分清楚,但是也能看出这毫无用处。正像马格里特(2)名画中的男人在镜子里研究自己的脖子,库切笔下的人物在决定性时刻,站在自己背后一动不动,无法从事自己的活动。然而,被动性并非只是吞噬个性的黑雾,它也是人类在反抗压迫秩序时使自己无法顺其意图的最后手段。库切正是通过探究软弱及失败来捕捉人的非凡闪光。

库切最早的小说《黄昏地带》(3)是其感受力的首例,使他能够一再在具有背道而驰和格格不入的外观下缓缓移动。一个在越战中为美国当局工作的人,梦想发明一种无与伦比的心理战系统,而同时他的私生活却在身边破碎。他的反思与一个在非洲黑人土着国家探险的报告并置,该报告据称是十八世纪的一个布尔人先辈所写。两种蔑视世人的形式彼此衬托,一种有智慧而狂妄,另一种有活力而野蛮。库切后一部小说《乡土之情》(4)的要素是精神变态的描写。一个留在父家的老姑娘,厌恶地看待她父亲与一个年轻有色妇女的恋爱。她幻想谋杀那两人,但一切都在显示,她宁愿选择把自己关闭在与一个仆人的荒唐协议中。真实的事态进展无法确定,因为读者的唯一资料来源是她的笔记,其字里行间任意交织着谎言和真义,交织着随意和精心的记述。华丽的爱德华时代艺术散文体的女性独白,与周围的非洲风光奇特地融合在一起。

《等待野蛮人》(5)是一部具有约瑟夫﹒康拉德(6)传统的政治惊险小说,书中理想主义者的天真打开了恐怖的大门。逗趣的《仇敌》(7)虚构了一个有关文学与生活既互不相容又不可分离的传奇,讲述者是一个女人,她在实际上只讲了一点小事时,就想要成为一个大故事的角色。

《麦克·K的生命与时代》(8)根植笛福(9)﹑卡夫卡(10)和贝克特(11),它使库切作为一位孤独作家的印像变得更为清晰。这篇小说讲述一个无关紧要的市民,逃避日益加剧的动乱和迫近的战争,而进入一种否定强权逻辑的无求无言的状态。《圣彼得堡的大师》(12)是对陀斯妥耶夫斯基(13)的生活和小说界的诠释。死在远离世界的人心里,库切想像的角色所面对的诱惑,成为恐怖主义没有良知的自由原则。作家与邪恶问题的斗争在此有鬼神研究的气息,这个要素重现于他最近出版的作品《伊丽莎白﹒科斯泰洛》(14)。

在《屈辱》(15)一书里,库切让我们进入南非白人强权崩溃后出现的新环境中,卷入一个声名狼籍的大学教授维护自己及女儿荣誉的斗争。小说涉及到其作品的一个中心问题﹕有可能逃避历史吗﹖

他的自传体作品《童年》(16)主要围绕着他父亲的耻辱和影响到儿子的心理分裂,不过也传达了南非旧式农村生活的一个有魔力的印像,伴随着布尔人与英国人之间﹑白人与黑人之间没完没了的冲突。在其续集《青年》(17)中,作家将自己解剖为一个残忍的青年人,这对于每个能够认同他的人是一种奇特的安慰。

库切的作品极为丰富多彩,从没有任何两篇笔法雷同。广泛的阅读揭示一个反覆发生的模式,即他认为拯救其角色有必要的下旋之旅。他的英雄人物总是陷入沉沦的渴求,而又似乎荒谬地从所有外在尊严被剥夺的过程中获得力量。

译注﹕

(1)John Maxwell Coetzee (1940~)﹕又译柯慈﹑柯耶兹(如下所示),荷兰人与英国人后裔,英语作家。

(2)Rene Magritte (1898~1967)﹕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

(3)Dusklands (1974)﹕又译《达斯克兰岛》﹑《幽暗之乡》﹑《幽暗地》﹑《尘土地带》等,为两部中篇小说合集──《越南方案》(The Vietnam Project)和《雅克布·库切的陈述》(The Narrative of Jacobus Coetzee),暂无中文版和瑞文版。

(4)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1977)﹕美国版又名From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又译《国之中心》﹑《在祖国的心熘小珐》《来自国家的心脏》等,暂无中文版和瑞文版。

(5)Waiting for Barbarians (1980)﹕台湾中文版,柯慈﹔瑞文版为I vntan p barbarerna.

(6)Joseph Conrad (1857~1924)﹕波兰裔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科尔仁尼耶夫斯基的笔名,海员出生,以海洋小说着称于世的现代主义大师,名作有《黑暗之心》(被改编成著名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吉姆老爷》等。(7)Foe (1986)﹕又译《福》﹑《福先生》﹑《死对头﹕福》﹑《敌人》等,暂无中文版﹔瑞文版Mr Foe .

(8)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 (1983)﹕台湾中文版,柯慈﹔暂无瑞文版。

(9)Daniel Defoe (1660~1731)﹕英国长篇小说之父,名作《鲁滨孙漂流记》被视为英国第一部长篇小说。

(10)Franz Kafka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作品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都未写完,身后才享盛名,其短篇小说《变形记》被视为表现主义经典。

(11)Samuel Beckett (1906-1989),爱尔兰出生的犹太裔法国作家,作品有诗歌﹑小说﹑戏剧和评论,尤以剧作最着盛名,196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名作有小说《马洛伊》三部曲和剧本《等待戈多》等。

(12)The Master of Petersburg (1994)﹕又译《圣彼得堡大师﹕一本小说》﹑《彼得堡的主人》等,暂无中文版﹔瑞文版Mstaren frn Sankt Petersburg.

(13)Fyodor Dostoyevsky (1821~1881)﹕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名作有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14)Elizabeth Costello (2003)﹕暂无中文版﹔瑞文版Elizabeth Costello.

(15)Disgrace (1999)﹕台湾中文版,柯慈﹔大陆中文版译为《耻》﹔瑞文版Ond .

(16)Boyhood (1997)﹕台湾中文版《双面少年》,柯耶兹﹔瑞文版Pojkr :scener ur ett liv i provinsen .

(17)Youth (2002)﹕又译《年轻》﹑《青春》﹑《青年时代》等,暂无中文版﹔瑞文版Ungdomsr :scener ur ett liv i provinsen:2.

《新闻公报》的瑞典文原本和各种语言的译本,可参考瑞典诺贝基金会版权所有的(Copyright The Nobel Foundation)“诺贝尔电子博物馆”的相关网页﹕

http://www.nobel.se/literature/laureates/2003/press.html

库切生平及其它作品年表

1940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

1956年﹕获开普敦大学文学及数学学位.

1965年﹕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后任教水牛城纽约州立大学.

1977年﹕小说《乡土之情》,获南非文学最高荣誉CNA奖.

1983年﹕小说《麦可·K的生命与时代》,获布克奖与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1984年﹕返南非任开普敦大学文学﹑语言学教授.

1987年﹕获耶路撒冷奖.

1988年﹕论文集《白人书写》.

1990年﹕小说《铁器时代》。

1992年﹕论文﹑访谈集《特别强调》.

1994年﹕小说《圣彼得堡的大师》,获爱尔兰时报国际文学奖.

1996年﹕文集《侵犯﹕论审查制度》。

1997年﹕文集《什么是写实主义﹖》。

1999年﹕小说《耻辱》,获布克奖。

1999年﹕文集《动物的生命》.

2001年﹕论文集《非洲的古典文学》.

2001年﹕书评集《陌生国度》。2003年﹕迁居澳洲。

文章来源:张裕文集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