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忽视人文科学教育,不利于合格人才的培养。本文着重论述了人文教育与学生知识结构,发展后劲、品格培养三方面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理工科院校加强人丈科学教育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人文科学,知识结构,发展后劲,品格培养

1、人文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在中国,所谓“格致学” (即自然科学)的出现与发展,还只是19世纪中叶之后的事,在那之前,我们数千年的文化殿堂中,都是“子曰诗云”的文科一统天下。然而,也许应了物极必反的哲理,近几十年来,在科学文化的园地中,当年的“奇技淫巧”蓬勃兴旺,倍受青睐,而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人文教育,却相对冷落,颇遭排挤。据《高等教育研究》统计,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在高校总数中所占比重,从建国初的23.9%。降止1962年的5.1%,1986年又降为4.3%;高校文科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从1949年的33.1%骤降至1952年的20.5%,1980年进一步降为8.9%,最近几年还在大幅度下降。此比例比最低比例的国家(18~20%)还要低10%以上。文理比例的失衡,不仅反应在文,理专业的设置,文、理学生的比例上,也反应在理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上。 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除了党史,德育等政治类课程外,人文科学的课程很少,甚至出现空白。这种现象在非重点理工科院校尤为严重。学生们囿于狭窄的、越分越细、越来越“专”的专门领域,不少学生不仅缺乏起码的人文知识,就连与本专业有一定关联的学科也所知甚微。这种文理分驰,重理轻文的教育,至少带来了下列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造成了金融,政法,商业,财经等应用文科人才奇缺,从而制约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二是致使我们培养的专门人才适应性和创造性较差,缺乏适应科技发展而灵活地调整自己职业的后劲;(这是造成普遍的所谓“专业不对口”的一个根本原因。)第三是造成学生在人格上的畸型发展,不利于人才的整体素质培养。近年来,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在:“做人”方面比在“做事”方面的批评更多,有人往往责为思想政治问题,其实大多可归为“缺少文化”——即缺乏人文科学教养。

重理轻文,以片面狭窄的专门知识代替人才的全面教育,是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宗旨与精神的。现代教育除了开发人力资源,从而去实现社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具有巨大的功利价值之外,还有培养训练现代新人,从而促进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等非功利价值,对后一种培养,绝不能狭义理解为仅仅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年来,我们往往用政治理论教育代替广泛的人文教育,将教育之“体”附在了社会政治之“体”上,从而忽视了教育本身的科学性,艺术性与规律性。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人文教育与培养理工科学生的关系。

1.1 人文教育与学生知识结构的关系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则是研究这种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艺、美学、伦理等。为什么专门学习自然科学的理工科学生应当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呢?笼统地说,人具有社会属性,他难以脱离社会而存在,更不可能脱离社会文化生活而单纯地去研究自然。具体地讲,人的潜力,或曰发展后劲,很大程度上要靠人文科学进行启迪和发掘。另外,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本身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现代边缘科学与交叉学科的发展,如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就很难划分它们是文科还是理科。如果学生的知识构架狭窄单一,势必难以成为具有现代观念的合格人才。现代管理学对人才的测定要求有128项指标,凭卷面考试只能考出其中47项,还有81项不能考出。在这81项中就包含有创造力、反应力、毅志力、合作性、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独立研究能力、获取信息情报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等.这81项“人才指标”的完成,主要得靠人文科学的培养(从这儿也可看出,为什么政治理论教育不能代替广泛的人文教育)。由于我们过于狭窄的专门教育,又往往单纯以考分定学生学业的优劣,至使我们的学生和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出现明显的缺陷(所谓“高分低能”即与此有关)。例如,我们在国际上参加数学比赛的学生,题做对了,却表达不清楚,句子不通顺。有的学生在与外国学生交往时常常表现呆板,提不出问题,或者交谈题目一超出本专业,便难以交流。笔者在1990年辅导本校参加英语四级统考学生的写作时,曾发现,几乎所有学生在表达意思时,并非仅仅受到英文水平的限制,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思维呆扳,逻辑混乱,想象力贫乏。这种现象在学生搞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答辩时也不难见到。由此可见,知识结构的单一对学生专业发展的限制,不用等到他们走上多变、多元的社会,还在学校读书期间就已经反映出来。可惜,我们仍未引起重视。纵观历史上的天才巨匠,几乎没有一个是单一学科的独脚巨人。世界著名化学家诺贝尔一生酷爱文学和哲学,也是出色的语言学家。爱因斯坦具有极高的文学修养与音乐才能。然而,我们却将文、理截然分开,重理轻文,忽视对人才真正的全面培养。可以说,我们教育中缺少人文内涵,致使人才知识结构单一,是我们未能培养出天才巨匠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人文教育与学生今后发展的关系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进步和文化发展加速、知识急增和知识更新的周期急剧缩短的时代,社会也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要适应这个社会和时代,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开拓能力和交际能力等。过于专门狭窄的教育,致使专门人才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很差,缺乏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而灵活地调整自己职业和专业的后劲。这种状况非常典型地反映在出国留学生身上。据悉,他们普遍有这样一种表现:第一、二年搞基础训练时,表现相当好,不少人还当了教授的助手。但到了三、四年自己动手工作时,也就是说需要创造性与灵活性时,就被当地学生抛在后面。这种状况,与我们教育中缺少人文科学有关。因为,人文科学具有启迪思维,开拓视野,培养交际,训练口才,提高想象力,表达力,创造力和审美力的功能。这些能力的有无与大小表面看来与学生在校时的专业卷面成绩关系不大,实则与学生今后的发展后劲密切相关,这一点早巳为实践所证明。例如,美国有所三流的理工学院,许多毕业学生的工作能力居然超过—流大学,企业界和知识界的人士纷纷前往考究,结果发现,该校特别重视学生的文学修养与人文教育,学生50%的课程竟是文科,内容涉及人文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另—个例子也许更能说明问题。1986年,美国贝克莱加州大学副校长田长霖教授在上海作《关于高等教育的几点看法》的报告时,谈到在美国关于如何培养工程师的一段辩论。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办了两种类型的理工学院,一种是加强基础课,包括人文科学教育在内的“技术科学院”;另一类是专业性很强的“工程技艺学院”.后来,工厂企业的人到学校来反映,说后者专业性太强,基础不够,第一、二年还可以,第三,四年就后劲不足,难以适应科技的快速转变,到第五、六年这些人就被淘汰了。而前者则相反,头一、二年操作不熟习,但第三、四年就有了冲劲,第五、六年就能成为技术领导。所以他们得出结论:理工科大学生应当加强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基础课。

1.3 人文教育与学生品格培养的关系

可以肯定地说,世界上几乎没有一所学校不注重学生品格的成长与思想道德的教育, 日本在1986年就把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位置改为德育、智育,体育,要求对科学专门人才“在精心培养德、智、体协调发展中寻求‘真、善、美’和‘宽广的胸怀’与‘健康的体魄’”,我们自1949年以来,也一直倡导“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这个提法是绝对正确的,但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去培养,才是科学的和合理的。多年来,对“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我们尚缺乏完整科学的阐述,不少人把它简单地等同于政治思想教育。其实,政治思想与德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人们对一种社会政治目标的信仰和追求;后者则是以情操品德建设为目标的教学工作。而人文教育除了与这两者有密切关联直至将其包纳在内之外,它自身尚有许多独特的育人功能。譬如,它还包括对“现代新人”进行公民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性教育、能源和资源教育等等。这些教育,直接与学生的成长,人格的健全发生关系。目前,我们有些学生社会责任感,公民责任感,历史责任感淡漠,文明素质不高(对此报上屡有披露),不能不说与我们忽视人文科学的教育有关。另外,用一种落后于变革时代的教育思想与政治文化去塑造“一代新人”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学校依然倾向于培养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好孩子”,较多地强调青年的接受顺应和整齐划一。这样做的结果,难免影响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能力的建立。加强人文科学教育,对扭转这种现象大有裨益。因为,通过广泛的人文教育,人类社会中理性的光辉将使学生逐渐建立起人的主体性意识,人类历史上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比,会对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积极的作用,同时,它也将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和民主精神。目前,不少学校已经注意到了政治思想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区别,开设了独立于政治课之外的德育课,专门给学生讲授有关美学,普法,人生修养方面的知识(只是课时还太少)。但是,我们对广泛的、科学的人文教育还缺乏应有的重视,不仅这方面的课程奇缺,就连有关的讲座都难以见到。其结果,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后劲,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文化新人”的重任难以圆满完成。

2 加强人文教育的初步设想

现在,我国有些院校已经注意到在理工科院校开设人文科学课程的重要性。例如,重庆大学就专门设立了一个人文教研室,给全校学生开设人文课程,内容涉及文学、艺术、中西文化、历史、美学诸多方面。在1990年底召开的全国文学翻译研讨会上,该校副校长吴中福教授还专门就人文教育对培养理工科学生的重要性作了长篇发言。另外,据悉,中建总公司二局也对我们培养人才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行政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看来,加强人文教育势在必行。对此,阐述几点初步意见,供参考。

(1)在课程的总体设置上进行一定的调整,适当开设几门人文方面的课程,最初可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上着手。

(2)改变单纯以考分定学生优劣的观念,纠正学生认为只有学专业才是学知识的偏见。最好专门设立一套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系,在每学期未和毕业成绩表上增设“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综合测试”、“组织能力”等项目,从而改变只看专业考分的状况,以此作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外在压力和动力。

(3)通过举办讲座,组织泛读,开展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其思维,丰富其想象,培养其广泛的兴趣。进入大学,学生从高考的压力下解脱出来,显得相对轻松, 同时,步入新的环境,带有较强的好奇心理,这正是引导他们向广度发展的大好时机。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各种讲座,这些讲座,不一定要求学术性很强,也不一定只针对某一专业,它们可以涉及文学、音乐、美学、历史、科普、伦理、摄影、哲学等各个方面。另外,教师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笔者发现,外籍教师在教授中国学生时,不喜欢讲得很多,很细,而喜欢让学生大量阅读,广泛提问,并自己独立解决一些问题。这种方式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其独立性,以及自己动手的能力,均有裨益。至于各类知识竞赛,学生一向比较喜欢。这种竞赛既有知识性,又有一定娱乐性,值得在校园内大力提倡。只是,要注意内容不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兴趣太远;同时,对优胜者除了奖励之外,还应在有关学业记录表上记一笔。

(4)通过文艺,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目前,理工科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普遍高于文科。我校属专科,今年收分都已达520分以上。但这但是卷面成绩,是对学生读、算、写等笔头能力的反应。至于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则无从了解。有人曾专门在大学作过调查和测试,结果发现,在某班的41名新生中,只有十几人能够比较自然,得体地作自我介绍(其中包括主要兴趣、特长、对未来的希望等),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这个交际行为,还有几个无论如何不开口。这种状况我在上课时亦屡屡遇到。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信息传递和接收日益频繁,会使得交际,特别是具有直接沟通性的口语交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一个人交际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他生活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说进行广泛的人文教育偏重于对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那么,举行各种文艺表演与演讲活动(如文艺晚会、诗歌朗诵、专题演讲等)则偏重于对学生外在表达力的培养,当然,它对学生的个人气质,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将其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内容,而不仅是节假日的一种娱乐。一般说来,学生们对这种活动都很感兴趣,也颇为积极,学校若是有意识的引导并提供良好的条件,则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培养了学生的口才、交际、表达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重庆建筑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第2期)

木公的博客2008-01-09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