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就感觉有点沉重、有点严肃,但好在不是我的作品名称。我只是在阅读另一个作家的作品。我试图通过这两个关键词来体会这个作家在写作这两部作品时的,正襟危坐或者伟大抱负。也是在高行健先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让香港朋友千方百计偷带回来的禁书,当初才得以一阅。过去十年了,当我重新拾起高先生的《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来阅读,依然能感觉到那份质量,那份由书名而来的大词的质量。

但大词下的人物其实很渺小,渺小又荒诞。

《灵山》中的灵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神山、圣山。灵山又称灵鹫山,在亚洲人或者佛教徒心中,印度的灵山,是佛陀和众菩萨罗汉高僧大德聚会研修、辩经开示的地方,故有“灵山胜会”、“拈花微笑”的缘起。所以,在东土大地的中国,凡是与佛教相关的大小名山或不名之山,都喜欢以灵山之名冠之。由此在中国叫灵山的地名不计其数,但小说中的灵山却完全被作者遮蔽甚至悬疑,一直在云里雾里牵引着读者和他一起寻觅这个空无之地。

继续阅读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