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子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俗话说:十七八的女子,两岁岁的驴,难经佑的哩!什么意思?恕我用文绉绉的话转一句:她们生命中的某种欲望在这个时期业已觉醒、趋向成熟,并且会用异乎寻常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从而给人留下难以琢磨、不服管束的感觉。尤其是漂亮的女子,更“跳”得厉害,再换回粗俗的话:更好尥蹶子。
英女子就长得漂亮,算得上村里的一朵花:身段长溜溜的,肤色白莹莹,红扑扑的脸蛋一掐像是能掐出水来似的,而那对水灵灵的毛花眼,不知勾走了多少后生的魂儿哩!平日里,她说话总是一惊一诈的,加之又尖酸刻薄了点,处于饥渴难耐中的后生们就把她说成是一根带刺儿的嫩黄瓜,——真恨不得咬一口哩!英女子嘴上不饶人,做营生也决不落在人后,锄地、割地都是把好手。这就不光让后生们垂涎,连老人们也巴不得能把她娶回家做儿媳妇。上门说媒的自然很多,私下里经过一番激烈的较比、较量和较劲之后,这根嫩黄瓜的蔓儿还是搭在了队长家的瓜架子上:队长的二小子、民兵连长锁旺和英女子定了亲。定亲不等于结婚,就是说这根嫩黄瓜还不能摘,得先养着,什么时候结婚(当地人叫“典礼”或“办事业”),须双方另行商议。至于怎么养,自然是男方浇水施肥喽:除了一年四季要更换的衣服外,还要准备一份厚厚的聘礼,按当时的标准,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是一件也不能少的,英女子还额外提出了一大件——上海产的红灯牌半导体,而且立马就要。因为英女子爱唱,要跟着半导体学唱歌、唱戏。
自打有了半导体,英女子就和它形影不离。于是,田间地头也响了革命歌曲和革命样板戏,先是半导体唱,继则英女子学着一起唱,再往后,人们简直分不出是人唱还是机子在唱,——可以想见英女子的唱功已然十分了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