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周末》9月14日报道,8月11日下午,北京海淀区城管分队副队长李某在强行没收商贩崔某的三轮车的过程中,被崔某用十多厘米长的小刀刺中颈部死亡。城管执法引发暴力冲突,已成为当下凸显的社会问题,李某的被害更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例。崔某现已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拘捕,被害的城管副队长李某则在近日被追认为烈士。但一系列的事后程序终究无法挽回已发生的悲剧。

城管队长李某的生命安全,本来只是处于转型期的普通人的生命安全的一个极端的抽样。《南方周末》的报道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事实的一个详实、客观而又悲悯的视角。在这样的视角下,事件的双方被真实可感地展现出来。这是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悲剧:被害人李某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北京市民家庭,能当上公务员,成为城管的副队长也并非易事,在同事中他人缘不错,待人细心和善,有敬业精神。而行凶的崔某出生在贫寒的农民之家,为生计在北京先后谋了几个保安的职位,吃苦肯干却依然无法糊口。他是怀着希望去摆小摊的,第一次出摊连车带货被强行没收后,他把第二次的烤肠生意和新买回来的三轮车当成了自己活下去的唯一支撑。

我们相信:一个和谐和人道的社会,本不应当让两个本来素不相识、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努力生存的普通人以彼此伤害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更不应当让这种伤害演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如何保护城管队长的生命安全?如何从根源处入手,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对这样一些问题的思考显然更为迫切和更有意义。笔者认为,彻底扭转以往冰冷的、非人性的治理理念,切实落实服务型政府的公共行政意识,既是改善城市管理现状的良方,更是避免和化解尖锐矛盾冲突的根本所在。

执法的法律基础是对执法者的最有力保护。事发时,作为执法者的李某只是在履行工作职责。但他也许不知道,《行政处罚法》中并无明文规定:对无照经营的摊贩可实行暂扣物品的处罚。国务院颁布的《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同样没有规定执法人员可以暂扣物品。同样,对于暂扣和没收的物品应如何处理,更是缺乏法律约束的盲区。李某同其他的行政执法人员一样,采取措施果断有力,维护着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威严。但他也许并没有觉察,城市管理没有专门和独立的法规作为法律基础,正面临缺乏充分法律依据的尴尬。

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约束更是保护执法者的生命安全的体制基础。8月12日,中央电视台“中国周刊”节目播出《17秒的暴力》,讲述8月4日下午石家庄市城管人员对一位老人的殴打全过程。文明执法的李某事实上也承担着其他暴力执法的执法者为这一职业积累的无形危险。而如果对城管的公共权力能够实现有效约束,对跨越边界的公共权力行为能够形成有效惩戒,不仅会疏导民众的心理压力,也会使得正当的执法行为更少阻力、更多安全。

对普通人的基本生活来源的尊重同样是对执法者的有效保护。当城市管理的威严通过李某和他的同事施加于小贩崔某的头上时,生活已经雪上加霜、无路可退的崔某的暴力抗法几乎成为他难以避免的选择。我们有理由以法律的名义要求,一个完全被剥夺了生存保障的人依然有强大的理性不去挥动手边的刀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他的困境和痛苦失去同情的理解。如何让一个人不至于失去了最后的理性约束?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行使其“现场处罚权”时,如果充分考虑和尊重底层民众的承受能力,对社会和自身来说无疑都是化解危机的积极举措。同样,政府如果借鉴西方国家的有效经验,给予被处罚者以公正和充分的救济机制,甚至像有些国家那样,对确实认识其错误的低收入者能退还罚没的物品和钱款,对于缓解社会焦虑、促进社会公正都是有益的尝试。

为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普通人提供救助,并创造更多灵活的就业机会,同样会改善执法者的执法环境。“法律是无情的”,这是国人多年来深入骨髓的对法律的偏狭理解。其实,法律的神圣性恰恰来自于人们对法律施以的匡服正义、尊重人权、保卫人性的大爱寄托。因此法律的强制性必须有充分的人道基础才让人信服,也才算具有终极的合法性。遗憾的是,在对城市市容和工商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却仍然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针对城市中相当比例的弱势人群生活陷入困境的状况,给予更多渠道的、更灵活的、更人性化的救济与援助。而维持与保护公民温饱线上的生存底限,对于一个政府来说,显然应是比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更为重要的责任与义务。一些国家的城市保留了贫民区,并为一些无证经营者指定时间提供统一流通的临时场所,都是出于这种经济社会与人文协调发展的综合考虑。

以身殉职的李副队长,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他的离世在警告我们城市行政执法从内容到形式的人性化转变已是当务之急。毕竟生命是珍贵的,李队长的死和小贩崔某即将面临的法律制裁都是人们不愿看到的悲剧,而这种悲剧却只可能因全社会的人性关怀的演进而真正不再重演。多年来城管工作屡成关注焦点,市民又多对其执法形式表示不满,对受罚者表示同情,究其原因,与那种以规章超越人性、以政绩压倒民生的公共行政管理模式分不开的。无论是法律、政策的制定者还是执行者,只有真正学会尊重被管理者,才可能化戾气为祥和,实现城市建设的真正的稳定和和谐。

作者文集2006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