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13日全国政协会议闭幕会上,香港特首梁振英被选为政协副主席。
梁振英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第一号行政长官,同时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级领导人,一身而兼两制的高官,这是没有先例的。
不错,前特首董建华也是政协副主席,但董建华是在辞去特首一职后才当的政协副主席。不错,梁振英先前曾经担任政协常委,但那是在他当特首之前,一旦被选上特首就辞去了政协的职务,然后才走马上任当特首。可见在早先,北京方面非常注意把香港特首的职位和中国的政协职位在时间上相区隔,避免一个人同时担任这两个职位,如今梁振英却破了这个例。
照说,梁振英今年七一任满,而且早已表态放弃竞选连任,北京方面完全可以在梁振英不再担任香港特首之后,在明年的两会上再让他担任政协副主席,可是北京却迫不及待地在现在就给梁振英加冕政协副主席。这显然是为了赶时间。赶什么时间?赶在3月26日特首选举之前。北京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向港人表明:中央是高度肯定梁振英的工作的。至于说在闭幕会的主席台上,梁振英还获得习近平驻足握手寒暄前后45秒,并和中共政治局常委及委员一一握手,那更把北京的意图显露无遗。
去年12月,梁振英宣布弃选,明眼人一望而知,那不是他自己要弃选,那是北京要他弃选。北京为什么不要梁振英竞选连任?当时不少人解读说那是因为北京对梁振英的工作不满意,尤其是对梁振英在处理政改、占中和港独等问题的做法不满意。我当时就指出,情况正好是反过来的,北京正是高度肯定梁振英在政改、占中和港独等问题上的表现。与此同时,北京也很清楚,梁振英在政改、占中和港独问题上的表现最招港人反感,导致民望低落。如果梁振英竞选连任失败,那无异于向外界发出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表明那条治港路线不得人心。中共知道自己的路线不得人心,但它又必须营造出它的路线是广得人心的这一假象;它最怕那套假象被揭穿,它最怕梁振英在竞选连任中落败,所以它要梁振英以某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自动弃选。这样,它就可以继续宣称梁振英在任上的所作所为,也就是北京的那条治港路线是深得人心的;这样,它就可以推出另外的人选接任下一届特首,并继续推行它那条治港路线。
出于这样的考虑,对北京而言,下届特首最好的人选,自然非林郑月娥莫属。因为梁振英所做的一切都得到林郑月娥的全力配合,梁的路线就是林郑的路线,也就是北京的路线;而林郑月娥的民望又多少比梁振英好一点。北京并不是不相信其他候选人,只是北京认为,只有让林郑当选,才能最有力地证明梁的路线是被港人认可的,才能掩盖梁的路线即北京自己的路线不得人心这要命的一点。
如此说来,北京之所以要在这次两会上迫不及待地给梁振英加冕政协副主席以及在闭幕会上给梁振英超规格的礼遇,那不仅仅是表示支持梁振英,那也是表示它支持林郑月娥;北京务必要保证让林郑月娥胜选。
选前的几次民调都表明,另一位候选人曾俊华的民望最高,不过在现行选举制度下,特首是由一个小圈子选出来的,而在这个小圈子里,建制派占多数。既然北京的态度这么明朗,因此一般都估计,选举结果还是林郑月娥胜出的可能性更大些。
然而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假如前年港人不是拒绝、而是接受了北京的831方案,特首选举改成一人一票的普选,那么现在港人岂不是就可以选下林郑月娥、选上曾俊华了吗?不错,曾俊华也是建制派。按照831方案,虽然有了一人一票的选举,但是候选人却还是由一个小圈子决定的,广大选民只能在给定的几个烂苹果中间选。但是,广大选民能够在几个烂苹果中选一个不那么烂的,那总比选都不能选要好一些吧。如此说来,当初泛民在立法会否决831方案是不是失策了呢?如果在未来新一届特区政府治下要重新启动政改,对方很可能还是推出831方案,到时候泛民是继续否决还是接受呢?
其实,831方案要比现行的选举制度有进步,这本来是大家都承认的,只因为831方案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很容易让人们误以为北京已经兑现了真普选,所以港人要发动占中运动表示反对。但是正像我早先讲过的,轰轰烈烈的占中运动已经使得广大港人以及国际社会都清楚地知道了831方案并不是真普选,它的欺骗性已经被彻底消解,在这种情况下接受831方案就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它有利而无害:有利--831方案毕竟比原来的制度有进步,无害--因为占中运动已经揭穿了它冒充真普选的欺骗性。再有,按照基本法,唯有在特首选举制度改革之后,立法会的全面普选才可能提上日程。为了立法会的全面普选,我们也有必要先接下831方案。
事后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在占中运动时,激进派之所以不肯见好就收,是因为他们以为北京会让步;泛民在立法会否决831方案,是因为他们以为北京会被迫拿出更好的方案。但问题是,香港的民主化是在大陆依旧一党专制这一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在大陆方面没有强大的民间力量推动的情况下,单凭港人之力无法将之改变,因此在现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之下,把香港的民主不断地朝前一步一步推进。当大陆依旧一党专制,香港不可能单兵独进而获得完全的民主,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争取让民主多一点再多一点。
《中国人权双周刊》2017年0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