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C Seventh Plenary Session左-前中央军副主席委郭伯雄 摄: Feng Li/Getty

反腐行动是可以操控的,但政治后果未必是可以操控的,政治博弈总会以某种不断升级的方式演绎下去。

一个多月以前,北京官方媒体宣布将前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开除党籍,这个加上不久前宣布的开除令计划党籍和对周本顺进行调查的消息,似乎寓示着经过一段时间沉寂之后,北京打虎大戏进入一个新高潮。

郭伯雄出事的传闻由来以久,通过各种政治谣言工厂和政治放料通道,关注公共事务的社会圈层,早已经了解到郭伯雄的主要“罪状”,无外乎是贪污腐败买官卖官,在这个意义上,郭伯雄早已是一只死老虎,选择何时祭出,就看当局的政治需要,而选择在建军节以及北戴河会议即将召开前几天公布,其中政治震慑意味相当明显,这显然是重申政治权威,以及确保在即将召开的北戴河会议这个相当复杂的政治场合保持主动。

从表象来看,18大新领导层反腐动作可谓声势浩大,迄今为止,不但扳倒了周永康这个前常委,并且把徐才厚和郭伯雄两名前军委副主席拿下,先后抓了一百多名省部级高官,这样的反腐力度在最近三十年中共政治生态中可谓绝无仅有,也的确超过了众多观察人士的预判。

不过很多敏锐的观察人士也注意到,社会大众对北京反腐大戏的心态已经发生变化,从兴奋到审丑疲劳是有代表性的一种观感。 一开始,结合着人们对新上任领导层的自然期待,当局反腐举措获得很多掌声,媒体舆论和知识精英也对此多有褒奖,然而随着反腐剧情的转承起合,以及各种独立声音对反腐的批判性解读,对反腐举措的评价逐渐出现分化。 选择性反腐,通过反腐清理政治对手,为集中权力而反腐等等说法不胫而走,渐渐成为社会表达的强音。等到郭伯雄这只大老虎被最终祭出的时候,嘲讽或者冷漠似乎已经成为民意主流,社会对反腐运动的认同度已经急剧下降。

对反腐大戏的认同下降,很大程度上和反腐的黑箱作业有关,没有正当程序,没有公共参与,司法过程也秘而不宣。这点周永康庭审一事上尤其如此,公众对反腐的评价自然会发生变化,稍微有些见识的普通人,很快都能明白反腐实质,其实是一场和普通民众无关的政治宫斗。从政治逻辑而言,在一个民众缺乏参与通道的政治架构下,民众认同对政治主导者价值有限,对政治主导者而言,通过反腐清除政治对手,把自己人马布局到关键机构当中,巩固政治地位,才是政治价值所在。这点,在一个危机感日益强烈的政治体系中尤其明显,因此选择性反腐并不意外。

不过撇开民众认同度这种相对虚空的政治指标,即使从政治权力格局进行分析,反腐大戏对主导者带来多大价值,这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打虎行动类似那种大山怀孕诞下跳蚤的尴尬游戏,阵仗很大,收获有限,陷入了进退失据的泥泞之地。

就正式权力架构而言,18大共选出205名中央委员,171名候补委员,打虎行动收拾了周本顺,蒋洁敏、李东生、杨金山、令计划5名中央委员,李春城,万庆良、陈川平、潘逸阳、王敏、杨卫泽,仇和和余远辉7名中央候补委员,在中共中委和候补委人员比例中都微乎其微。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成为第一个下马的地方一把手,似乎带来一些想象之外,其他落马贪官在整个权力格局中几乎都无足轻重,而理论上中共权力中枢的政治局和常委会,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成员变化,有关京津沪等地方诸侯位置变动的传闻虽然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做实,也反映了既有权力布局的刚性,因此三年打虎大戏虽然赢得很多眼球,但事实上18大权力格局变动不大。而众所周知的是,十八大政治权力格局是多方平衡的结果,并不是习王主导的一个权力布局,这一轮轰轰烈烈反腐举措,其政治收益并没有转化为权力格局的重塑。

当然,观察人士都会注意到所谓小组治国的现象。原来盘根错节的政治机构是一种派系平衡和相互制肘的格局,主导者通过打造众多领导小组,视图绕开那些机构,形成更个人化的权力体系。但中共官僚机器已经树大根深,多年以来形成的运作惯性要打破,要绕开,谈何容易。小组治国现象反映的是主导者控制不了既有权力机构,驾驭不了现有的官僚机器,这是一种弱势的表征,而不是强势的反映。

而事实上,反腐行动已经打破旧有的官僚运作潜规则,而新规则并没有确立起来,因此消极懈怠成为官僚机器的自然反应。懒政,惰政,不惹事,不做事,几乎成为官员们的普遍信条,在短期内,或许可以通过更铁腕的手段来整肃官吏,来树立权威,但高压和恐吓无法解决官僚体系的激励问题,无法避免官僚体系的搭便车心态。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福音,但对一个积极能动的依赖绩效合法性的政治体制而言,这意味着不断累积的社会危机,而社会危机最终都需要政治领导层来埋单。

反腐系列后果中,其中一个符合逻辑的后果就是政治对手的强化和集结,虽然目前只有非常少数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调查,但有什么理由让剩余的成员可以保障自身的绝对安全呢?虽然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在任的政治局委员或者常委被抓,但是这些人的心思又岂是外人能轻易猜透? 当各种小组不断蚕食正规机构的权力的时候,这些机构会有哪些反应呢? 反腐行动促使中共政治内斗不断升级,曾经的政治均衡已经被打破,新的均衡如何达到,这是官场和坊间都密切热议的话题。无论是历史镜鉴还是政治逻辑都告诉人们,笑得早的不一定笑到最后,

坊间很多分析认为,随着令计划郭伯雄的祭出,随着原来曾经盛传要出事的高官逐步安全落地,反腐行动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或许是主导者逐步整合权力,消化吸收反腐带来的政治受益,在19大权力布局上形成主导优势,一句话打虎大戏结束了,接下来是胜利者清点战利品时间。这未尝不是一种合理的说法,但通过打虎大戏,政治潘多拉魔盒既然已经被打开,要想说盖上就盖上,恐怕是一厢情愿。树欲静而风不止,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政治情境中,反腐行动是可以操控的,但政治后果未必是可以操控的,政治博弈总会以某种不断升级的方式演绎下去。

打虎大戏其实无力确定自身剧本,不确定性是唯一确定的。虽然,就大历史而言,谁胜谁负其实并没那么重要,因为在关键时刻,历史自有其剧本。

来源:端媒体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