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杰出诗人、法国象征派诗歌先驱,被尊为现代诗歌的鼻祖。出身巴黎平民家庭。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和继父的矛盾、1848年6月起义的失败、波拿巴的上台、加上美国诗人爱伦·波的影响等因素,使他对资产阶级传统观念和道德价值采取了挑战的态度,成了资产阶级的叛逆者。但他由于找不到出路而苦闷、孤独、放荡、忧郁,又成了资产阶级的浪子,是19世纪法国青年一代的世纪病(1)患者的典型病例。他的那种消极、孤独的反抗最后只能落得失败、死亡的结局。他留下的作品不多,但价值极大,除了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集《恶之花》外,几乎在诗歌、小说、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文艺的各个领域,都有深刻独特的批评文字;故而学者认为,波德莱尔又是位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主要作品:诗集《恶之花》;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人为的天堂》;文艺评论集《美学窥管》、《浪漫主义艺术》;翻译爱伦·波的《奇异故事集》、《续集》。
历来对他和他的《恶之花》有不同的评价,保守的评论家认为他是颓废诗人,《恶之花》是毒草;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里长期以来也沿用这种观点。只有极少数人对他予以肯定,比如雨果赞赏说:“《恶之花》的作者创作了一个新的寒战。”波德莱尔及其作品被否定、曲解,置于不公正的现象,只是在诗人死后将近百年时,才得到纠正、重视、重新评价。
《一个世纪病患者的命运》是用电影文学剧本形式所写的有关诗人的“病史纪录”。其实,这个病史纪录,诗人自己已在其作品《恶之花》中做了。他说:“在这部残酷的书里,我注入了自己的全部思想、整个心灵(经过改装)、整个宗教意识,以及全部仇恨。”
《恶之花》在1857年6月初版问世时被告发,以妨害公共道德和风化罪被法庭判处作者罚款300法郎,并删去其中6首“淫诗”。在第3版时才作为定本。
波德莱尔创作《恶之花》前后耗时10多年。《恶之花》中的“恶”,法文原意是指疾病和痛苦,病即“世纪病”。诗人自己也称诗集是朵“病态的花”。《恶之花》是一个患有世纪病的诗人,对腐朽、丑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揭露、鞭挞、反抗,并憧憬光明、幸福的未来,但归于寂灭的病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