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5

邵燕祥的《别了,毛泽东》(封面照)

各位听众朋友:

今天的“王丹热邮”栏目中,我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就是中国著名杂文家,诗人邵燕祥的回忆录《别了,毛泽东》。这是一本2007年在香港出版的书,为什么我到今天才来推荐呢?是因为书中有些内容,放到今年中国的政治环境下去对比,更有助于我们认识今天的现实。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书中的两个精彩的部分。

第一个部分,就是关于中国农民的素质。大家都知道,中共一直以中国农民素质低做为不实行民主制度的理由。这种说法非常荒谬,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听得半信半疑。邵燕祥在1950年代初期,曾经参加当时的土地改革运动,亲身经历了农村中进行的政治斗争。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在书中,他回忆说:“当我们目为依靠和团结对象的贫雇农和中农确认土改不但不会损害他们,相反会给他们带来或多或少的利益的时候,他们由衷地拥护,全心全意地参与,并且真的表现出‘自己解放自己’的气概,智慧和才干:他们组织起来了,他们划分农村里的阶级成分,对于地主富农,经过自报,评议,县上批准,三级定案,然后转入没收,征收,分配果实,‘土地还家’,最后是组织建设,大功告成。在土改中,群众表现出的政治关注,组织能力,特别是选举中的自觉,深深地教育了我。”对此,邵燕祥感慨地说:“许多年后我还在想,谁说农民素质低,不能搞民主选举,进而论证要民主为时尚早?”我想,50年代的农民运动证明出的农民的素质,提供了强有力的反证,邵燕祥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所谓“素质论”的荒谬。

邵燕祥在回忆录中还提到了当年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是怎样形成的。他不讳言自己当初年轻的时候,也狂热崇拜毛泽东。到了晚年的时候,他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失去自我的独立思考,做了以下的总结:“偶像是在我心中塑造的,一是《沁园春:雪》的艺术魅力和《论联合政府》的说服力,二是各样有关毛泽东的故事,传说和报导的烘托,三是我自己对一个理想人格神的一厢情愿的主观想象,加上我的重感性轻理性,‘大而化之’和‘不求甚解’,便日深益深地陷入魔障。”这段话深刻地总结了个人崇拜的群众心理基础。不过在我看来,其实还有第四条,那就是自古以来的圣贤明君情结和“为帝王师”的自我定位;还有第五条,就是个人主义的缺乏,导致中国人总是自觉地认为自己不行,一定要有领袖。我今天介绍这本书,就是请各位以历史作为对比,看看今天中国的发展,然后,你会觉得,很多事情,真是惊人的相似。

然后,我邀请各位思考的是,我们,还得要让如此荒谬的历史,重新再来一次吗?

王丹

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