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刘晓波不可分割 评论 余杰:从“持不同政见者”到“持自己政见者” ——读刘晓波《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 11 月 8, 2014 editor 从一九八九年以来的二十年间,谁是中国民间的第一政论家?(阅读…
胡平:柏林墙随想
一 柏林墙倒掉了。 作为铁幕的具体象征,柏林墙把柏林一分为二…
欧阳懿:重建家园或百战归来好读书(2004年12月4日-2006年2月)
(接上篇) (一) “欧阳懿,收拾东西!”高科技的监室铁门咔…
杨子立:政府促进医疗保障公平性的责任
自从胡温执政以来,国家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的不断加大是不…
余杰:中国的希望在于建立现代民主制度——读鲍彤《中国的忧思》
中共有一个奇特的传统,那就是罢黜与羞辱自己的总书记,从夺取政…
杜导斌:人民当家作主需要有组织保障
11月10日(一)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在召开之前,…
欧阳懿:城堡与城堡的故事(2002年12月-2004年12月)
(接上篇) 1、缕缕阳光 一个以极端的暴力挟持了国家及其宪法…
廖亦武:2014年11月8号晚8点,在柏林享有盛誉的布莱希特剧院
2014年11月8号晚8点,在柏林享有盛誉的布莱希特剧院,柏…
黄昌盛:不需要英国档案也能揭穿中共的谎言
香港争取真普选运动升级为“占中”后,中共为了证明这是一场由外…
杨子立: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计划简介
台湾学者徐斯儉教授来京进行学术交流时,因笔者研究新农合及医改…
余杰:那座流血的城里有几个义人呢?——读丁子霖《寻访六四受难者》
我知悉一张张脸怎样凋谢, 脸睑下流露出凄楚惊恐的目光, 苦难…
欧阳懿:三年成都:网络,思想的翅膀(2000年3月-2002年12月)
(接上篇) “很多时候,我与我景仰的英雄们梦中相逢,我叹息自…
杜导斌:党劝我改行写小说
2014年11月05日 中国有句俗话:人过三十不学艺。如果你…
杨子立:英国全民免费医疗的启示
英国议会下院10月7日晚通过了有争议的医疗改革计划,这是英国…
余杰:从“持不同政见者”到“持自己政见者” ——读刘晓波《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
从一九八九年以来的二十年间,谁是中国民间的第一政论家?(阅读…
昝爱宗:争取自由意味着反抗奴役
曾有一些掌权大权的官方人员实话相告,说我这样写文章̶…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香港占中运动呈胶着状态,官员和官媒指责彭定康、马英九
香港占中运动已经四十天,虽然已经不如开始那样轰轰烈烈,但也没…
孟泳新:张君劢VS胡适:张君劢与胡适在中国思想文化学术史上及当今中国民主运动中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凡研究中国过去的各种思潮互相激荡的大时代,不…
欧阳懿:三年成都:三一书店(2000年1月-2002年12月)
(接上篇)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20世纪的最后时刻有些灰暗…
杨子立:剖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马克思之所以认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一定要取代私有制的资本主义,…
余杰:用“野火”融化“冰点”——读龙应台《请用文明来说服我》
我少年时代最为心仪的“台湾文坛三杰”,而今已经是“雕栏玉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