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书话 评论 余杰:顾颉刚何以变成一条虫?——余英时《未尽的才情:从顾颉刚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 5 月 29, 2015 editor 顾颉刚,历史学家、民俗学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他是历代疑…
余杰:王岐山为何向福山泄露国家机密?
这篇谈话的关键信息在于,王岐山拒绝了福山关于司法独立和问责政…
余杰:他乡比故乡更美——读伊格纳蒂夫《以赛亚•伯林传》
一九九七年,以赛亚·伯林逝世的时候,我刚在北大完成本科学业,…
杨子立:从屠夫上央视看某些部门的无耻
屠夫被刑拘的时候,许多朋友在群里转消息,也有些人问我能做点什…
刘二安:冲破云层图振翼
2008年7月,我在《即使一句灯谜的话题都不提》的博文里曾写…
欧阳懿:别样的中国:面包、土豆、水
再过两天,我就出狱半年了,“六四”也就16年了。近两日又睡不…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维权人士吴淦被刑事拘留,官媒集体围剿、抹黑、泼脏水
在屠夫吴淦被拘留之后,中共最高喉舌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全面…
胡平:评留学生“六四”公开信与《环球时报》社评--纪念“六四”26周年(上)
我曾经说过,《环球时报》的唯一优点就是:它常常要触及某些被《…
徐琳:历史的借鉴及公民行动的对策
近日参加广州民主圈的一个聚餐,吃饭过程中大家就清末、辛亥革命…
慕容雪村:中国语言风格的堕落
Andy Wong/Associated Press 不久前…
杨建利:感谢《环球时报》,及其他
5月26日,针对十几位留美中国学生的“六四二十六周年致国…
余杰:顾颉刚何以变成一条虫?——余英时《未尽的才情:从顾颉刚日记看顾颉刚的内心世界》
顾颉刚,历史学家、民俗学家,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他是历代疑…
肖国珍: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 写给守夜人高瑜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戴宝冠,不争…
师涛:沿着佛的脚印
一路上 拖泥带水 跌跌撞撞 伏身在高原 血迹未干的 天葬台上…
苏露锋:媒体人与独裁者的角力
2015-05-28 在没有言论自由的专制社会,坚持独立人格…
刘二安:常青藤名校之谜
此次环美旅游,原计划是从芝加哥到纽约,然后从纽约去罗德岛看望…
师涛:轻语者
轻语者,这是 我们共同的名字和 使命 今夜,我在昏暗的灯光下…
欧阳懿:政治迫害中的非政治手段——别样的中国:从东方输入的
2005年9月26日,未满足当局“外出需要报告许可”的意愿,…
张伦:点评中国:无法达成目的的统战
张伦 法国塞尔奇•蓬多瓦兹大学副教授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
欧阳小戎:北漂逸闻录:在圣爱团契
家庭教会本就不见容于红色当局,专为政治受害者而建立的圣爱团契…
王丹:熊焱探亲事件告诉我们的
各位听众你们好,我是王丹。原八九学生,现在的美军牧师熊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