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人书话 评论 陈墨:我的“潜在写作”观——读陈思和《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 11 月 13, 2016 editor 陈思和,当代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以研究中国现…
朱健国:“任仲夷周年祭”探赜
一个已卸任20年的省委书记在病逝一年后,得到知名媒体公开进行…
阿森:这回龙应台说了什么?
龙应台的确是台湾知识界的异数。她穿梭于两岸三地,游走于官僚显…
施英:一周新闻聚焦:特朗普当选意味着美国不再关注中国人权问题?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网络图片) 美国总统竞选终于落下帷幕,不…
朱健国:文革博物馆筹建的现状与趋势——将“文革文化”视为“非物质人类文化遗产”
(谨以此文纪念大陆“文革”博物馆筹建20周年) 时值“文革发…
齐家贞:走近台湾——写在龙应台墨尔本文化之旅前夕
独立中文笔会(墨尔本)和台湾福陞文教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龙应台…
老酒葫芦:酒批上官婉儿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
尾生:无题(外二首)
我摸一摸羞涩的口袋 他的脸上有男人的尊严 今天你又饿了么 我…
欧阳懿:孩子与童话
未见过大山的孩子,喜欢给自己编织山的童话: 岩石嶙峋,岩洞幽…
力虹:决不宽恕,永远记取——鲁迅逝世70年祭
到了1936年,鲁迅先生到底要死了。在上海的最后十年,无间断…
陈墨:我的“潜在写作”观——读陈思和《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
陈思和,当代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以研究中国现…
傅国涌:光荣与屈辱——读林昭批注的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
1964年12月2日上午7:50,林昭在上海第一看守所接到了…
金渝:学府故事之长官外传(中)
“老秀才”和“大炮” (一) 老佛爷主持学府工作后不久,也就…
余世存:犯小人
我曾经居住的小区靠近城铁,中间必经一人行天桥。天桥上,有一算…
余杰:孔夫子拥抱克格勃
被中国文化部叫停的孔子和平奖,其主办方在香港註册,重新包装之…
李金芳:浅议美国大选与中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
中国式选举(网络图片) 美国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大幕,在这场美国…
余杰:川普当选让外人惊见另一个美国
美国新当选总统川普(网络图片) 记得我第一次关心美国大选,是…
武宜三: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
最近,世界政治版图中多了一个新的国家——黑山共和国。 黑山的…
傅国涌:“国学大师”王国维是怎样被符号化的
回答<新京报>[2006年6月15日] 1.王国…
滕彪:陈光诚案凸显中国法治的困局
时代周刊评选的2006年度最有影响的100人中,有一位为反对…
傅国涌:孙中山依然一览众山小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 1922年10月,上海一家…